证件查询
引企入村活源水,产业带动富乡村 大寨镇北亩村打造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新模式
2022-11-14 13:29 | 来源:华百网 4万
分享

华百网山西讯(张芸卿) 北亩村,位于昔阳县城西南8公里处,平均海拔1000米,年平均气温9.4℃,无霜期145天,为温带、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。四季分明,日常充足,少雨多风。地域面积5.14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3368.45亩,人均耕地面积1.48亩,林地面积3018.7亩,村庄房屋、场地及其它面积约为1375亩,距郭庄水库一公里,村前小河常年流水潺潺。全村共有396户,924口人,其中农业人口887人,劳动力(16-60岁)556人。近年来,北亩村在村“两委”的带领下,盘活土地资源,持续创新农业发展道路。北亩村先后获得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、“红旗党支部”荣誉称号。

微信图片_20221114132356.jpg

一、背景情况

昔阳县大寨镇北亩村贤亮砖厂以实心粘土砖生产为主,根据国家推广新型墙材,逐步“禁实”和节能减排、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,尝试进行转型发展。同时,随着村内劳动力的流失,撂荒地逐年增加。十八大以来,北亩村在县委“两保三带四规范”的农村党建新机制的带动下,进一步激活农村基层组织“源头活水”,通过“两委会提议、支部大会审议、村民代表会议决策、村委会组织实施”四项程序规范,凝聚了党心民心,融洽了两委关系,坚持“抓党建、壮产业、促发展”的发展思路,创新“种+养+加”发展模式,破解产业发展难题。在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中做出了突出成绩,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发展。

微信图片_20221114174858.jpg

二、主要做法

(一)资产“强”管理,外租外包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。北亩村村域面积大,荒山荒坡较多,存在资源闲置问题。2013年,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,通过开展资产清理核实工作盘点有效资产,对村内部分闲置资产,通过合作、租赁、承包等方式进行流转,有效增加集体经济的收益。一是盘活原有集体资产。北亩村内实心粘土砖生产厂已闲置多年,经过多方考察论证、会议研究,北亩村决定采用“能人带头+村民集资入股”的形式,投资1100万元将原实心粘土砖生产场地进行改造,成立昔阳县千林建材厂,推广新型墙材,年产达到6000万块煤矸石烧结多孔(空心)砖,解决本村就业70余人,实现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,每户村民年可增加收入3000-8000元。二是整合撂荒土地资源。2017年将北岭、红土坡、红土山1000余亩荒山荒坡以每亩100元租赁给德兴隆农牧专业合作社,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开发,2017-2019年期间,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,为21户贫困户进行入股分红。三是创新功能用地。依托靠近三都煤矿、白羊岭煤矿等优势,将100余亩闲置工业用地租赁给天昱通盛煤炭集运有限公司进行开发建设,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增收28万元。

图片1.png

微信图片_20221114174817.jpg

微信图片_20221114174821.jpg

微信图片_20221114174824.jpg

(二)土地“创”效益,田园综合体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。北亩村借力德兴隆农牧开发有限公司,利用地域优势打造集干果中药材种植、梅花鹿养殖、观光采摘、避暑休闲、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。一是强化生态治理,开发整理土地1000余亩,对弃耕多年的荒地进行开发整理,栽植防护林6000株。二是开发经济林,种植干鲜水果300亩,其中核桃200亩,苹果100亩,并配备滴灌及喷灌,栽植连翘250亩,做到生态林与经济林间作协调,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享。

微信图片_20221114174749.jpg

微信图片_20221114174800.jpg

(三)品牌“谋”发展,合作共赢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。德兴隆酒业作为昔阳本土品牌,在本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,北亩村积极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生态理念,借力“大寨”与“德兴隆”品牌双重影响作用,积极打造集“土地+旅游”发展模式,促进产业融合发展,2019年投资50万元开通旅游区10公里道路,并进行路旁绿化工程,栽植各种树木7000株。

图片2.png

三、工作成效

北亩村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00.5万元、2022年预计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48.5万元。

微信图片_20221114132402.jpg

微信图片_20221114174812.jpg

四、经验启示

北亩村集体经济发展能有新突破,得益于村“两委”走好关键“三步”。

(一)管理企业化,“起步”稳扎稳打。北亩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,坚决实行“四规范”,村“两委”设置系统完整,制定干部队伍“讲政治、懂经营、会管理、善服务、清廉洁”的十五字标准要求,内部成员团结一致,思想觉悟高,以村集体“大家”发展带动“小家”发展。同时,积极借鉴公司化管理经验,实现三治融合发展,村风民风进一步增强。

(二)经营创新化,“迈步”科学合理。北亩村深刻意识到村集体开发经济存在资金短缺、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,优先考虑采用“租赁经营”的方式,本土资源得以充分利用,同时解决剩余劳动力等问题。

(三)发展政策化,“跨步”绿色经济。北亩村紧紧围绕“两山”理论,以镇党委提出的“13345”产业发展规划布局为指引,开发土地资源,发展田园农牧综合体。

通过“种+养+加”的发展模式,北亩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、干群关系更加和谐、文化内涵更加丰富、人民生活更加殷实,全村面貌焕然一新。新时期,在村“两委”的带领下,北亩村将继续秉持创业精神,积极培育新时代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,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披荆斩棘,跨步前行!

引企入村 大寨镇 北亩村 村级集体经济 新模式 乡村振兴
编辑:芸卿

【版权及免责声明】

1、凡本网注明来源:“华百网”或加“华百网”水印的所有稿件,版权均属于华百网。

2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华百网的稿件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3、凡本网注明来源:“XXX供稿”的稿件,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,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如遇投资类文章,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,以免造成损失。

4、如因供稿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发邮件至"chinabxol@163.com"。

5、欢迎各媒体单位转载正常范围使用,转载时务必注明“稿件来源:华百网”与作者,否则“华百网”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
推荐阅读
国网山西营销服务中心:多措并举服务百姓 助力秋粮丰产丰收

国网山西营销服务中心 多措并举 服务百姓 助力秋粮 丰产丰收
2022-09-19 11:23
大寨镇北亩村打造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新模式

北亩村,位于昔阳县城西南8公里处,平均海拔1000米,年平均气温9.4℃,无霜期145天,为温带、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。四季分明,日常充足,少雨多风。地域面积5.14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3368.45亩,人均耕地面积1.48亩,林地面积3018.7亩,村庄房屋、场地及其它面积约为1375亩,距郭庄水库一公里,村前小河常年流水潺潺。全村共有396户,924口人,其中农业人口887人,劳动力(16-60岁)556人。近年来,北亩村在村“两委”的带领下,盘活土地资源,持续创新农业发

引企入村 大寨镇 北亩村 村级集体经济 新模式 乡村振兴
2022-11-14 13:29
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——冠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掠影

华百网山东讯(左明刚 尚焕焕) 近年来,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,垃圾分类、转运、收集等环卫工作逐渐成为城乡建设的重点。山东冠县作为“全国首批百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”,把“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,治理农村卫生脏乱差”作为提升乡村文明水平的突破口,坚持“强宣传、树理念,抓基础、促覆盖”,扎实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。

城乡环卫 一体化 乡村振兴 冠县 工作掠影
2022-06-27 22:37
兴化:做好今年乡村振兴“下半场”文章交出新时代鱼米之乡“三农”答卷

交汇点讯 日前,兴化市召开全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现场会,回顾总结前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、水环境整治、村级集体增收工作情况,深入分析问题不足,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,纵深推进相关重点任务,致力做好今年乡村振兴“下半场”文章,奋力书写生态品质优良、生态经济活跃的新时代鱼米之乡“三农”答卷。

兴化 乡村振兴 新时代 鱼米之乡 三农
2022-07-05 11:36
山西昔阳“十字方针”深化“导师帮带” 为乡村振兴“培土育苗”

中新网山西新闻6月9日电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,进一步打通乡村干部教育培训“最后一公里”,激发乡村振兴人才活力,山西省昔阳县创新完善“精选、细结、明责、实抓、严考”十字闭环培育机制,高效建设一支政治过硬、本领过硬、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,切实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。

山西 昔阳 导师帮带 乡村振兴
2022-06-09 16:06
江苏盐城大中:恒北村以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

进入4月份以来,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中街道恒北村8000多亩的各种梨树已挂满果实,缀满枝头的各种梨果不仅给这里增添了丰收的色彩,也展示了今年恒北村的梨果产业又是一个丰收年。近年来,恒北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,促进基层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,努力实现强村富民新目标。

江苏 盐城 大中 恒北村 党建引领 乡村振兴
2022-06-09 15:37
农旅融合 赋能乡村振兴“新生力量”

小桥流水、特色采摘、观光旅游……盛夏时节,走进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,只见青山环抱着村庄,满山绿树随风摇曳,乡村公路四通八达,白墙灰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,一幅“水清、岸绿、景美”的生态画卷呈现眼前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,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一个个小乡村逐渐走向新生,以“生态+”“旅游+”焕发出新的朝气和活力。

赋能 乡村振兴 江西 萍乡 麻山镇
2022-06-29 16:58